1. 小牛保首页
  2. 保险知识

乙类药品报销比例

国家医保目录政策药品分类中的甲乙丙类

甲类药品:是指全国基本统一、能保证临床治疗基本需要的药物。这类药物的费用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范围,并按基本医疗保险给付标准支付费用。

乙类药品:是指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有能力部分支付费用的药物,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经济水平和用药习惯等进行适当调整,医疗保险基金支付比例由各统筹地区根据当地医疗保险基金的承受能力确定,即这类药物先由职工自付一定比例的费用后,再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给付范围,并按基本医疗保险给付标准支付费用。

丙类药品:指的多为保健药品、新出的药品,根据国家医保政策此类药品是不予报销的。

简单说对于医保来讲,“甲类药品”100%报销,“乙类药品”只报销一部分,并且乙类药品报销比例每个地区是不一样的,“丙类药品”不报销。要注意的是,进入基本医疗费的部分,在高于基本医疗费用起付标准后,才按照规定比例和标准报销。

而商业保险,如市面上常见的住院医疗保险,则对报销的药品费约定如下:

药品费:指实际发生的合理且必要的、由医生开具的、具有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核发的药品批准文号或者进口药品注册证书、医药产品注册证书的国产或进口药品的费用。(保健营养调节类药物除外)

也就是说商业住院医疗险是可以报销医生开具的甲、乙、丙类药品,这也是商业医疗险的价值体现。(具体报销比例及规则详见具体的保险产品条款)

OTC的甲类和乙类

OTC是英文Over The Counter(可在柜台上买到的药物)的缩写,即非处方药,是指那些不需要医生处方,消费者可直接在药房或药店中即可购取的药物。

OTC中又分甲类OTC和乙类OTC。甲类(红色)的可在医院、药店销售;乙类(绿色)的是可以在医院、药店、超市、宾馆等地方销售。

相对于OTC,Rx(处方药)是指必须凭借执业医师或医生开取的处方方可购买的药品。

OTC的分类与报销比例无关。

原创文章,作者:小牛,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niubao.com/225.html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